1、源数据类型:在内饰件成型模具设计前,首先要得到产品的三维数据模型,根据当前条件,客户提供的数据源形式可分为三维数模、样件或图纸,任何软件制作的三维数模通过IGS文件接口,都可由UG软件读进进行设计。如提供的是样件,则需通过扫描,得到数据点云,采用反求工程技术构建产品型面,通过不断比较修正,终极得到三维内饰件产品造型。
2、模具结构:考虑到产品成型的特殊性和模具材料的特点,制造的模具结构为:成型部分铝合金厚度为35毫米,且随起伏多变型面,反面每隔300mm至400mm固定间隔,增加纵横交错的支撑筋,模具上下底板采用槽钢或工字钢,整个模具皆采用铝合金铸件。
3、成型面的延伸设计:由于内饰件产品骨架在成型前需加热软化,产生拉延变形,随后将其与面料贴合,故在成型过程中需保证产品外部在一定张力的作用下保持相对静止。同时考虑终极产品轮廓根据实际装车情况有延伸的可能性,因此在模具设计中,参照金属拉延模的做法,将产品成型部分型面按原有趋势延伸15毫米,既是产品成型过程需要,又可加强模具周边的强度。
4、冷却水管的设计:由于内饰件产品在成型过程中,骨架材料先加热软化,温度需达到150~200摄氏度,以使其具有塑性,便于拉延成型。当软化材料成型并与面料粘结后,又需要及时冷却定型,以防止产品从模具中取出后变形,故需对模具进行快速冷却。冷却模具采用水冷方式,即在模具内展设冷却水管。由于产品材料冷却的特殊要求,需将冷却水管排布均匀,离模具成型面保持相同间隔。
采用UGII软件在先前设计完毕的模具造型上直接排布,根据产品型面起伏给出偏置间隔,使水管的走向与型面的曲面变化一致,保证水管在工作中的冷却效果。设计完毕的水管可在计算机上给出效果图,方便验证。随后,可天生二维图纸,交给专门部分进行水管弯制,以备后用。